封面新闻记者 张榆松
27日下午13:38,当寒武纪股价最高触及1464.98元,超越贵州茅台同一时段股价1460.94元,登顶A股榜一大哥时,“茅台魔咒”似乎再度被唤醒。截至27日收盘,A股三大指数尾盘集体收跌,沪指跌1.76%,创4个月最大单日跌幅,超4700只个股下跌。寒武纪也从涨幅10%收窄至3.24%,股价回落至1372.1元,被贵州茅台以收盘价1448元反超。
由此,关于“茅台魔咒”的传言甚嚣尘上。A股历史上共有13只股票的股价,曾在特定时期超越贵州茅台,但绝大多数最终未能维持高位,甚至遭遇大幅回调。本文将对过去那些股价超过茅台,但命运跌宕起伏的典型公司进行盘点。
01 中国船舶
中国船舶的股价曾于2007年5月超越贵州茅台,彼时的价格为111.62元/股,甚至一度在2007年10月历史性地突破300元/股,成为两市唯一的300元标的股票。而截至2025年8月28日,中国船舶的收盘价格为36.82元/股。
2007年,中国船舶股价登顶主要因为恰逢行业周期上升区间,全球航运繁荣盛极一时。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,2007年,全国造船完工量、新承接船舶订单、手持船舶订单量分别同比增长30%、132%和131%。三大指标,分别占世界船舶市场份额的23%、42%和33%。中国船舶的营收及净利润飙升,手持订单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5%。
然而盛极转衰,由于大量订单依靠周期性强、成本刚性高的干散货船,而高附加值的LNG船、超大型集装箱船技术仍被韩国垄断,中国船舶的经营业绩抗风险能力极弱。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,全球贸易萎缩,BDI指数暴跌96%,新船订单取消潮爆发。中国船舶净利润从2008年的41.6亿骤降至2012年的1.7亿,股价跌去90%。并自2012年开始为期11年的扣非净利润持续为负。
2025年,魔咒威力减缓,中国船舶完成了对中国重工的换股吸收合并,并整合了江南造船、大连造船等核心资产,形成全球最大造船集团,总资产超4000亿,年营收超1300亿,手持订单占全球份额27%。
中国船舶的行业本质是典型的“订单驱动型”周期行业,其兴衰是全球贸易与产能周期的缩影。18年前的中国船舶是资本泡沫的符号。
02 海普瑞
2010年5月6日,被称为“史上最高发行价股”的海普瑞登陆A股,其发行价为148元。上市第二天,海普瑞股价就一度上冲至188.88元,收盘价177.78元,市值超过750亿元。相比当时茅台的股价只有130元。
而上市第二年的海普瑞就出幺蛾子。申报上市时,海普瑞一直以高增长的姿态申报并过会,其招股书显示,2008年到2010年,海普瑞的营业收入增长了7.86倍,净利润增长了6.52倍。而上市第二年,其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就分别较2010年同期下滑了35.26%和48.57%。此后就一直长期下行,跌跌不休。究其原因,作为全球最大肝素原料药供应商,海普瑞的肝素原料药本质为“大宗原料”而非专利药,其技术壁垒被攻破后,市占率从40%滑落至15%。
截至发稿日收盘,经过下跌以及层层除权后的海普瑞股价为12.88元。
03 东方园林
东方园林2010年股价冲至229元/股,成为A股“园林第一股”。创始人何巧女以265亿身家跻身胡润女富豪榜,获“园林女皇”称号。彼时茅台的价格约为150元。
2010年,东方园林股价登顶的背景主要是2009年至2017年中国城市化的加速期,园林绿化投资从2001年不足200亿飙升至2012年1800亿。而随着国家2017年叫停不规范PPP项目,但公司仍一意孤行、激进投标,导致其负债率突破70%,2019年因拖欠员工工资、供应商货款,被证监会警示。公司2020年至2023年累计亏损155.6亿元,2023年净资产为负,触发退市风险警示(*ST)。
截至发稿日收盘,东方园林的股价为2.35元。
04 暴风集团
2015年3月,暴风集团前身暴风科技以发行价7.14元登陆创业板。刚上市,暴风科技就以29个涨停板,一骑绝尘,打破A股纪录。2015年5月21日,其股价冲至327.01元(复权价),市值突破400亿元,超越同期茅台股价260元,成为“创业板第一高价股”。
暴风科技以“中国VR龙头”为噱头,吸引大量游资对其进行炒作。巅峰时期,其市盈率甚至超过1000倍,而其2015年的净利润仅1.7亿元,不足其市值的0.4%。
随着并购失败及核心产品暴风影音因版权整治失去优势,暴风科技的困局在财报上逐渐显现。2018年其营收11.27亿,同比下降41%,净亏损10.9亿。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6.2亿元,拖欠供应商货款、员工工资超2亿元。2019年一季度的营收甚至不足1亿元,同比下滑90%。
2019年7月公司实控人冯鑫,因涉嫌行贿、挪用资金被刑拘导致公司彻底失控,股价跌破5元。2020年11月,公司被终止上市,最后交易日股价为0.28元,令人唏嘘。
05 石头科技
2020年疫情催生的“宅经济”,让扫地机器人需求大爆发。石头科技凭借激光导航技术和小米生态链资源,市占率快速提升至全球第一。2021年石头科技股价最高到1494.99元,超过茅台。
但随着石头创始人开始分心造车,共套现8.88亿投入极石汽车,而首款车型年销量仅13809辆,不足竞争对手单月销量。同时伴随AI竞争加剧,石头科技投入的研发费用又不及销售费用的1/3。诸多原因,导致其一季度净利润下跌39.55%,而销售费用暴增144%至21.65亿,毛利率从53.8%降至44.6%。
截至发稿日收盘,石头科技的股价为211.15元。
写在最后
截至28日收盘,寒武纪的股价已到达1587.91元,超过贵州茅台的1446.10元,成为新一代的“股王”。代表传统价值表述方式的茅台,与叠加了1556项专利壁垒,被赋为“中国英伟达”的寒武纪,迎来了正面PK。显而易见,20倍PE(TTM)的茅台与595倍PE(TTM)的寒武纪,是新时代两种不同的叙事风格。人工智能等科技板块的崛起,是新一代风口的显现。
但分析“茅台魔咒”的根本,与其说是魔咒,不如说是试金石。短期资本的狂欢如果想要长久,仍然只能依靠踏踏实实的盈利。无论是中国船舶的周期之困、海普瑞的技术护城河溃堤、东方园林的现金流断裂,还是暴风集团的生态化反泡沫,乃至石头科技的增速信仰动摇,都印证了脱离持续盈利能力的高估值终将回归本质。
这些上演“起高楼、宴宾客、楼塌了”的公司,为投资者刻下了一道清醒的戒尺——任何无法将“故事”转化为“现金流”的商业模式,任何估值显著偏离盈利稳健性的资产,无论当下多么闪耀,都可能只是周期中一颗一闪而过的流星。
真正的玫瑰,需用时间耐心浇灌。
浩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