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国际上的经济新闻可真不少,就像欧洲央行利率调整这事,看似跟大家没关系,但其实咱钱包里的钱早就被牵着走了。
这留学、购物、理财样样都能插一脚!
要知道之前可是连着降了 8 次,这次突然不调利率了,到底意味着啥?
连续降息八次后,为啥突然“踩了刹车”?
老话说得好,事出必有因。欧洲央行之前可是连续降了八次利息,力度不小,这次突然停下来,主要是觉得通胀这头“猛虎”差不多被关进笼子里了。
而通胀简单来说就是东西的价钱普遍、持续地上涨。
之前疫情、战争闹得全球东西都贵,央行就得加息,让钱“贵”一点,大家少借钱少花钱,物价就能冷下来。
现在呢,欧洲那边的通胀率已经接近他们2%的目标了,物价涨得没那么凶了。
欧元区通胀已经降至2%目标,但前景相当模糊,来源:tradingeconomics
所以大多数官员觉得,现在这个2%的利息水平挺合适,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一个劲儿地降了,得先停下来看看情况再说,用他们的话讲,这叫“稳健之举”。
内部分歧,未来升降待定
当然,会上也不是所有人都一个想法,也有人担心经济和通胀还会往下走,觉得应该趁热打铁,继续降息,给经济再推一把。
但是更多的大佬们还是认为,现在全世界的不确定性太高了,贸易问题、地缘冲突啥的都没消停,这时候“稳”字当头,按兵不动反而是最安全、最聪明的选择。
所以,市场普遍猜测,9月份他们大概率还是不动,等到今年12月再看看有没有可能再降一次,不过这事谁也说不准,变数很大。
物价是稳住了,但便宜日子能持续吗?
但对于大家来说,最关心的肯定还是物价。
据欧洲央行预计,因为能源价格有点回升,今年剩下的时间里,整体物价还会在现在这个水平附近波动,但是大的方向是,到2026年初,通胀可能会降到1.5%左右。
他们更看重的“核心通胀”,就是去掉能源、食品这些价格波动大的东西,现在已经降到2.3%,是三年来的最低点,而且明年年初有望降到2%,这说明物价的基础是稳住了。
不过官员们也有两派意见:一派怕以后物价太便宜,大家反而不消费,经济更差;另一小派则担心物价还会反弹,所以他们也强调,得做好两手准备,未来万一有啥风吹草动,政策得能快速调整。
对普通人有啥影响?
说了这么多,这跟咱们中国的老百姓有啥关系呢?关系其实不小。
首先,做外贸的朋友可能感受深一点,欧洲经济稳不稳,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订单和需求,央行政策稳,意味着他们那边经济大环境暂时不会大起大落。
其次,家里有孩子留学或者喜欢海淘的朋友也会受影响,欧央行的政策会影响欧元的汇率,会议纪要里也说了,最近欧元的走势有点结构性变化,短期内可能不会大变,这意味着换欧元的价格可能一段时间内都会比较稳定,不会突然便宜很多,也不会突然贵很多。
最后,这也是一种风向标,全球各大央行怎么走,互相都会参考,而欧洲央行选择“观望”,也体现出当前全球经济处在一个需要特别小心翼翼的时期。
结语
总而言之,欧洲央行这次按兵不动,是一次谨慎的“中场休息”,他们既担心经济着凉,又怕物价发烧,只好选择先稳住,多看几个月数据再说。
而咱们普通人了解了这些大门道,倒也不用太焦虑,最重要的还是管好自己的钱袋子,量入为出,稳健理财。
世界大局的变化,咱们保持关注就好,日子还得一步一个脚印地过。
浩广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